在90年代對網絡時代的幻想中,總要提到一條,就是大量可以瞬間檢索的信息。這種對搜索的直觀感受可能來自百科全書的光盤版本,那么幾大本書,不用翻頁,只需要敲幾個字,想要的結果就圖文并茂的呈現在眼前。
將紙質內容的文字識別后轉換成文本或富文本,與直接存儲紙質內容掃描的圖像相比,不僅存儲空間大為節省,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意檢索。在學校要用到的電子論文文檔中,即使為了存檔需要保存圖像,也一定會一同保存和位圖一致的文字信息,以便全文檢索。用過論文軟件的人都知道,當你檢索到關鍵字的時候,掃描的紙頁圖片上的文字部分會用虛線圈起來。
然而,仍有大量的內容保存在圖片里。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拍攝一條農村墻上畫的標語,這張照片不配備文字說明的話,就無法被檢索。我們想搜索“計劃生育好”,可是包含該圖片的微博只寫了“今天早上在村東頭拍到的”,那么該圖片就無法被我們找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管是谷歌還是綠壩,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模糊辨認圖片中的元素并匹配文字關鍵詞。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遇到了長微博,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創造發明。
長微博有幾個讓人深惡痛絕的特性:一是長,點開就刷屏;二是大,加載速度慢,手機打開一下跑掉N多流量;三是難看,字體大小無標準,一般都密密麻麻的,分辨率低的手機直接就罷工了。
但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問題。視頻也體積大,也難看。長微博最不能讓人忍受的一點就是,本來是用手打出來的方便檢索的文本文檔,硬生生地變成了不可搜索的信息黑洞。
長微博不符合任何搜索引擎的特征定義。它長得讓爬蟲沒耐心緩存,上面的文字對機器毫無意義,即使用辨認圖形和顏色的辦法來判斷,它也只是一堆模糊在一起的黑白線條,而不是任何有意義的畫面。
前一陣子,我和Flipboard中國的人聊到長微博,她跟我講到,國際版當中,自動讀取社交網絡照片并分類展示的功能,在國內因為不時會讀到長微博而遭遇了水土不服。
有一些機構偏愛長微博,比如 @微天下 ,凡是微博編輯首發翻譯的內容,都要轉成圖片,加上微天下的水印。比如 @支付寶 ,宣布余額寶里程碑、賬戶疑似被盜等重大消息的時候,一律請看長微博。編輯出身的我看到就抓狂了,消息出來不能直接轉,還要先手動打字轉換成文本再發,支付寶這是在考驗我們的打字速度嗎!
甚至有些企業不怕誤事都要用長微博。7月6號,美國舊金山韓亞空難發生,無數人涌向 @韓亞航空 查看他們最新的進展。該官微持續用長微博報出最新通知,還來了一條:“發布長微博過程中總是會出系統問題,請大家見諒,我們將盡快把最新的消息發上來。”你說這不是找罵嗎?
這就體現了長微博的兩大最主要功能,也是國內會產生長微博這一怪胎的根本原因:一是加水印保護自己的獨家信息,二是截留想要被導入來源網站的讀者,讓他們在自己的微博完成完整的閱讀過程。
Twitter沒有必要使用長微博,因為更長的消息,他們會慷慨的倒回到來源鏈接,把來源網站應得的流量還給他們。然而在國內,流量對一些網站來說簡直就是要了親命,還有那么多微博營銷考核與自己網站流量考核是對立的,只能盡量把人都截留在微博上,長微博的誕生幾乎是歷史必然。
長微博不僅違背了信息可檢索的趨勢,還代表著封閉和盜版,挑戰互聯網開放和尊重版權的價值觀,的確不愧為現代互聯網的悖論。
對待長微博產生的根基,堵不如疏。新浪最近的一個舉措,讓我看到了長微博的出路。
在新浪自己的長微博工具里,他們使用新浪博客進行文章排版,長微博可以同步到新浪博客。一旦同步到博客,這些長微博的文本就會保存,并可以檢索到。同時這也盤活了微博之后沒落的博客資源,可謂一舉兩得。
我的建議是,將官方長微博工具的默認設置為自動同步生成博客文章,并在長微博底部附送到文章的二維碼,手機用戶可以掃描或在手機版直接查看文字版內容。如果可以用API將第三方抓取到的長微博的屬性,由圖片轉化為文章,那就是更好不過了。
(作者:李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