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已經退休的賀女士從東北老家來到女兒的工作地肇慶,一來看看女兒和小外孫,二來想幫忙干干家務減輕點女兒的負擔,可是幾天下來發現自己幫不上太多的忙。
早上女兒女婿上班后,小外孫也上了幼兒園,賀女士本來想幫忙搞搞衛生,可是女兒已經在“幸匯社區”預約了家政服務,每周兩次,自己除了偶爾掃掃灰塵,其它根本不用動手。想去買菜吧,女兒又告訴她前一天晚上已經在“供銷菜籃子服務快線”訂了第二天要吃的菜,11點后到小區的保鮮柜去取就行。家里的生活用品用完了,點開“宅超市”,不到一個小時就送到家門口。到了周末,賀女士本來想做頓大餐犒勞一下忙了一周的女兒女婿,可女兒為了讓她不要太辛苦,早早通過“美團外賣”訂好了菜,到了中午,一桌子好菜就擺上了桌。
這讓賀女士有點閑不住,萌生了回老家的想法,女兒這才把買菜做飯的活兒交給了賀女士全權“負責”。
與小區其他老人閑談時,賀女士不由地感嘆互聯網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今這句話得改改了,有什么問題,上網一查,什么都知道嘍。”
賀女士女兒的生活方式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還有些“前衛”,卻不得不說代表了今后的發展趨勢,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深影響和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而這種社區垂直行業利用互聯網從各個細分領域為普通居民服務的O2O的方式更是觸及到家家戶戶的衣食住行。
2014年底,當“幸福硯都”這樣一個以社區政務管理和民生服務為核心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上線時,端州居民對智慧社區的概念還有些陌生,該平臺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政府基層管理者、社區居民和商家,主要特色體現在本土化服務、O2O模式和生活小秘書,為社區居民提供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的一站式生活服務。
緊接著,肇慶“供銷菜籃子服務快線”進駐各個小區,市民只需早上用手機下訂單,中午回到家就可以拿到自己預定的菜肉,這對于沒有時間去菜市場的上班一族是一個極大的福音。
隨后,各種智能化的生活服務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類服務也越來越細致和周到。西江網“優鮮”,專為市民提供各種國內外優質水果和各地特產;“宅超市快送”,足不出戶,生鮮、食品、飲品、用品,只要在端州區1小時內就可以送達;“自助燒烤專業配送”,專門提供燒烤食材、調料用品、工具,并且送貨上門;想吃宵夜,點“飛毯速達”,半夜一樣送到家……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周一這天,賀女士等女兒一下班回到家,就忙著讓她給開個公眾號:“我已經‘考察’過了,我們小區周圍沒有賣正宗東北大饅頭的,你幫我開個公眾號,給附近的鄰居宣傳一下,我就在家做我們的東北饅頭,打發時間還賺錢,肯定有銷路?!?/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