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剛過,知名演員孫藝洲的一條微博,將大眾視野拉回到一場“螃蟹卡”騙局中。
孫藝洲在微博中稱,“收到快遞是一張蟹卡,以為是哪位朋友送的,掃了下覺得不對勁,又搜了搜,發現好像是詐騙!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掉螃蟹。大家要是莫名其妙收到蟹卡,或者其他任何沒有源頭的東西,千萬謹慎!別掃碼!”
意外收到的螃蟹卡,卻可能暗藏騙局。在驚嘆詐騙分子們手段“高明”之余,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螃蟹卡”的套路,遠不止于此!
假借寄送蟹卡實施詐騙這一“新型騙術”,其實由來已久。只要搜索“螃蟹卡”三字,跳出的檢索內容中,接近80%的內容,均為類似的“螃蟹卡詐騙”其中,大多數用戶于今年中秋和國慶前后密集發布“螃蟹卡”詐騙案例及防詐提醒。在不同用戶發布的“螃蟹卡”詐騙案例中,被曝光的詐騙手段極為相似——都是以贈送“螃蟹卡”為由,提示用戶獲獎或收到商家贈禮,誘導用戶入群或到相關頁面提交相關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據上海市公安局確認表示,“此騙局正是兼職刷單騙局”。以往,不法分子直接通過短視頻、添加社交賬號、搶紅包等途徑發布點贊、刷單等虛假兼職信息,打著“高薪、輕松”的旗號吸引目標群體后實施詐騙。但在新的騙局中,“不法分子大范圍投遞大閘蟹兌換卡、濕巾、手機支架等,以領獎為由,引導受害人掃碼進群后實施刷單詐騙?!?/span>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評價表示,“螃蟹卡詐騙這也太損了吧,本來秋冬就是螃蟹豐收的季節,再加上這段時間有節日,如果收到螃蟹卡掃碼的話很容易上當受騙,大家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還是得謹慎,收到類似的卡要識別品牌,進行核實,不要盲目填寫信息?!?/span>
除了假借“螃蟹卡”進行的詐騙行為外,近年來發生在“螃蟹卡”自身的問題也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消費者在“螃蟹卡”消費過程中,往往也會遭遇以下幾類陷阱:
第一,“螃蟹卡”兌換難。由于螃蟹卡需通過商家提供的兌換渠道進行兌換提取,且多有兌換時間限制,不少用戶在兌換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錯過兌換時間”“已約滿無貨”等提醒,導致螃蟹卡兌換困難。
第二,部分商家將螃蟹標成“888型”“1888型”等型號,讓消費者誤以為這些型號與螃蟹的實際價值相關,其實兩者沒有任何關系,但消費者往往會因此做出錯誤的消費。
第三,大閘蟹品控差,質量不佳。部分商家將繩子和水的重量也算在總重內,但是未在卡券上明確標注。同時,由于大閘蟹屬于生鮮易壞產品,一些用戶收貨后易出現殘蟹、死蟹等。
第四,部分商家虛標產地將“過水蟹”或“洗澡蟹”宣傳成正宗品牌大閘蟹。
第五,一些卡面上標注的有效期較為模糊,比如只寫明“一年內有效”,但有效期從何時開始沒有說清楚,導致消費者“錯過”提貨時間無法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