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技術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答案是肯定的。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今日披露,他們目前正在研發一項名為“跨領域推薦”的搜索技術,可以更智能精準地感知用戶需求,并為其主動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百度為此不僅成立了一個獨立研發團隊,而且還組建了一個小實驗室,以挖掘并滿足各種奇思妙想的推薦需求——比如說:通過技術手段,幫助工程師在“殺人游戲”中找出真正的“殺手”。
百度主任架構師、推薦引擎負責人廖若雪解釋說,所謂“跨領域推薦”引擎技術,就是“能夠聰明地理解和感知不同用戶對于信息的需求,并跨越產品、平臺的局限,調用全網資源去努力滿足這些不同類型的需求。”
通過這種新搜索技術,用戶不用繁瑣地查詢或者郵件訂閱,就能及時獲得自己最喜歡的偶像的最新演出信息;輸入一句簡單的“怎么向女友求婚”,便能找到一套針對自己及女友量身打造的完美求婚方案,甚至連道具、路線、天氣,乃至如何討得她家小狗歡心的方法都考慮得一應俱全。
廖若雪介紹說,百度已經成立了一個由技術精英組成的獨立研發團隊,專攻跨領域推薦技術,以“每天至少更新升級一次、每月大調一次”的頻率快速升級迭代。百度工程師們甚至還組建了一個小實驗室,設置了各種奇思妙想的推薦需求,并嘗試用技術手段進行解決和評估。例如嘗試為單身工程師們推薦“最佳女友”,或者為閑暇娛樂活動進行推薦技術分析。工程師們甚至開發出一款基于推薦的小分析軟件,用于他們喜愛的“殺人游戲”里,通過分析游戲中每個人的發言,以幫助他們判斷和尋找“殺手”。
據介紹,要研發跨領域推薦引擎技術,關鍵要有足夠規模的用戶數據和技術積累,以便分析、區分各類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這正是百度先天的優勢:通過十多年來在網頁搜索、貼吧、知道、百科等方面的積累,百度擁有中文互聯網最大的數據倉庫,同時在復雜語義分析、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海量數據計算方面也有深厚技術積淀。
目前,百度“跨領域推薦技術”研發已初見成效,這一技術已開始廣泛運用到了百度知道、貼吧、新首頁、圖片等產品中。基于該技術,百度知道的回答率提升超過50%,一個問題從提出到被推薦給合適的回答者,最多只需要5分鐘;在全新的百度首頁,推薦導航已經成為深受網民歡迎的應用,在其背后,是每天超過 1.5PB的數據挖掘量。這些數據打印出來超過 5千億張 A4紙,全部摞起來超過
但對于百度來說,跨領域推薦技術的意義遠不止這么簡單——這項頗具前瞻性的技術,或將幫助百度領跑更為廣闊的移動互聯網領域。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終端的局限性,網民們‘不搜即得’的需求變得更加重要和明顯。比如說,當上千個APP擠在狹小的手機屏幕里,跨領域推薦技術,可以根據每個用戶的不同興趣,習慣來為他們推薦最適合的APP,也更有可能針對用戶的位置、時間等信息所反映的生活場景變化,來進行實時的個性化推薦。”廖若雪說。
這一觀點也獲得了許多業內人士的贊同。互聯網實驗室聯合創始人王俊秀認為,移動互聯網是大勢所趨,跨領域推薦技術的出現與互聯網發展的進程相契合,該技術能根據用戶在不同時間、地點、場景下的具體需求,為他們提供智能和個性化的體驗,“將成為百度布局未來、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殺手級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