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的核心目標是確保信息與系統在安全可控的狀態下運行,通常以 CIA三要素 為基礎框架,并隨著技術發展衍生出其他擴展目標。
首先是機密性(Confidentiality)--確保數據僅被授權的人、設備或系統訪問,防止未授權泄露。通過數據加密(如SSL/TLS、AES加密),以及嚴格的訪問控制(如權限分級、多因素認證)來實現。
其次是完整性(Integrity)--保護數據在存儲、傳輸或處理過程中不被篡改或破壞。通過哈希校驗(如SHA-256算法驗證文件完整性),以及數字簽名(驗證數據來源和未被修改)來實現。
最后是可用性(Availability)--確保授權用戶能按需訪問系統和數據,避免服務中斷。通過防御DDoS攻擊(如流量清洗、負載均衡)以及冗余設計(如備份服務器、容災方案)來實現。
擴展目標也就是補充要素包含:真實性(Authenticity),驗證用戶、設備或數據的真實身份,防止冒用,通過數字證書、生物識別(如指紋、人臉識別)來實現。通過(Non-repudiation),確保用戶無法否認已執行的操作(如合同簽署、交易記錄),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信時間戳、審計日志來實現。可追溯性(Accountability),記錄并追蹤用戶操作行為,便于事后審計和責任判定,通過系統日志、用戶行為分析(UEBA)來實現。
CIA的平衡與取舍
矛盾場景:
過度加密(保障機密性)可能降低系統性能(影響可用性),頻繁的身份驗證(保障真實性)可能降低用戶體驗。解決方案:根據業務場景動態調整安全策略(如金融系統優先機密性,電商平臺側重可用性)。
網絡安全的核心目標圍繞 CIA三要素展開,三者相輔相成,需根據實際需求權衡優先級。隨著技術發展,真實性、不可否認性等擴展目標也逐漸成為現代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